8月7日,成都世运会正式拉开帷幕,从四川省体育馆内泰拳赛事的紧张筹备与咖啡消费优惠的暖心联动,到东安湖体育公园将湖光山色与竞技激情无缝融合,再到简阳场馆以“简约而不简单”的可持续理念筑牢四大项目舞台,多个赛场已完成最后的冲刺准备。
智能化服务护航观赛体验,绿色办赛理念贯穿筹备全程,叠加惠民消费福利,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非奥项目综合性运动会,正以饱满姿态迎接全球运动员与观众,让成都市民在家门口便能触摸国际体育盛宴的精彩脉动。
成都世运会泰拳比赛将于8月8日在四川省体育馆揭幕,7日下午,记者在省体育馆看到,工作人员已经就位,场馆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周边的氛围也热烈起来,各种指引牌、宣传海报十分吸睛。
场馆内的空调、吊挂、扩声、LED显示、斗屏及环屏等设备,提供了智能化的赛事支持系统。记者了解到,作为成都老场馆,省体育馆此前通过测试赛对场馆中心进行了22个大项、59个小项的测试,其中包括场馆运行、竞赛组织、场地器材、体育展示和颁奖、交通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新闻宣传等方面,均按照世运会正赛要求及标准进行测试。由于泰拳和自由搏击比赛都在同一块场地,省体育馆还进行了转场测试,不仅保证转换速度,更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国际赛事规范。
同时,为了给运动员和观众更好的体验,武侯仲夏消费月暨第二届玉林国际咖啡艺术季也正式启动,喝咖啡,看泰拳表演,凭世运会门票还可享受多重优惠。
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成都世运会体操和啦啦操项目即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开赛;拔河、无人机竞速项目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户外项目场馆中心进行,这场“公园里的赛会”将成为成都市民触手可及的国际体育盛宴。
记者7日来到承办体操和啦啦操项目的多功能体育馆,场馆矗立于东安湖畔,约9万平方米的现代建筑与公园景观和谐相融。赛时,观众从公园入口步行抵达场馆,沿途可赏湖光山色,转身便入竞技现场,这种“从公园到赛场”的无缝衔接,正是“公园里的赛场”最生动的诠释。
据悉,世运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非奥项目综合性运动会,其体操、啦啦操比赛项目将汇聚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队伍,花球、技巧等项目巅峰对决将在此上演。“不用远行,在家门口就能看世界顶尖选手比赛!”不少成都市民感叹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东安湖体育公园室内项目场馆中心特意设置“观赛动线”。场内从入口到观赛区藏着诸多“惊喜”——18个智能入口可实现观众“闪电”分流;从扫码检票到精准找座,搭配26名“小青椒”志愿者提供全程引导;母婴室、医疗点随时待命;观赛区座椅加装吸音海绵,观众欢呼时也能听得清裁判报分。
同时,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户外项目场馆中心,拔河、无人机竞速项目将在这里举行。“我们根据竞赛场地的建设要求和竞赛需求,搭建了临时板房和临时看台等,在此过程中,全部利用现有建筑改造,未新建任何永久性建筑,从源头避免新建工程碳排放,改造中涉及的各项主材后期均可回收再利用。”户外项目场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成都8个赛区之一,简阳市接过国际赛事的接力棒,承办空手道、柔术、桑搏和皮艇球四大项目的角逐。
据悉,此次世运会,简阳场馆严格遵循“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将节俭办赛理念贯穿始终,既确保赛事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又以可持续的筹备模式,为这场国际体育盛会注入简约而坚韧的力量。
曾见证大运会跳水健儿逐梦的文体中心游泳馆,通过挖掘既有设施潜力,仅对约270平方米区域进行利旧改造,并搭建120余平方米转播功能用房,便完成了向皮艇球竞技场的华丽转身;相邻的体育馆则凭借宽敞空间优势,从大运会柔道场“变身”为兼容柔术、空手道、桑搏等项目的综合格斗擂台,两场馆改造均以最小投入实现功能最大化适配。
世运会大幕将启,简阳赛区也已整装待发,既以节俭高效的筹备成果彰显可持续办赛智慧,更以全体工作人员的饱满热情,期待为全球运动员与观众呈现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竞技盛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柯雨 杜文婷 程琪霖 王丹 供图 受访单位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钟婧玥 审核 单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