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得一片狼藉就算了,好不容易靠自己鲤鱼打挺站起来的机器人,还被救场的人类一扒拉又摔倒了。
拳击手突然倒地,你以为是意外,其实是专门设计的嘲讽小连招——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以及长跑的宇树,马上要套圈对手了,它突然减速开始在场子里乱转圈,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而且现场解说也完全不一样了,不再是各种体育领域的专业词汇,反而什么端到端啊、视觉识别、神经网络成为解说重点。
今天是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第一天,在国家速滑馆内,正有数百个人形机器人(可能一半都是宇树的机器人)在进行各种竞技比赛,比如跑步、足球、拳击、舞蹈、武术以及工业场景应用等等。
这么盛大的赛事,我们也来围观了一把,看热闹同时也瞅瞅这几个月人形机器人搞竞技,有哪些进展。
我们围观的是足球5V5小组赛,对战双方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炽队VS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普瓦智能。
机器人球员全场都凭借实时计算来进攻、防守、相互配合。全场10个机器人之间都要相互识别,判断队友和敌方,然后做出策略。
大家也有各自的策略,比如在下面这段,红队球员就采用了足球5V5比赛中经典的“二二站位”,前后各有两名球员平行站,形成一个方形的阵容。
但是这个还是被蓝队球员攻破了,蓝方球员带球通过,冲向球门。不过射偏了,有些遗憾,解说员们也是异口同声发出叹息。
续航支持几个小时的比赛都是OK的,解说表示,这个和电动汽车不一样,都在场地里不需要跑很远,即使没电也可以现场充,所以不需要很长的续航里程。
普通的身体碰撞对机器人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以及机器人的脚也没有定制,和常规的一样,不用像人类一样还要穿专业足球鞋。
在这场比赛中,明星选手是蓝队1号球员,为蓝队3次进球。解说分析,可能是在训练时就重点训练了1号机器人的算法。
动作上也透露出了很多细节,1号球员的脚和球接触位置通常都比较正,红方运动员拦截的时候没有选择直线路线,一直在绕,等它转身回来的时候,蓝队这边已经出击了。
值得一提的是,红队选手在下半场的表现明显更好,都有反转的迹象。这有点超出一般认知,毕竟机器人踢球主要是看算法,算法好的理论上就会一直领先,但从结果来看,在人类足球比赛中经常上演反转大戏,在机器人这也不是没可能。
现场解说表示,机器人在每次上场比赛都意味着进行一次实地学习,这可能对它也会有所影响。
守门员也不管球门了,直接冲向中场加入战斗。前面还在踢,后面已经摔成一片。
又或者是队内突然互相较劲,蓝队两个球员自己相互推搡,顺便带倒了隔壁的红队球员。
这种情况可能是两个球员都识别到了足球,想要去踢球,但是后面的球员忽略了自己前面有人,于是就翻车了。
还有就是在现场突然尬住,也不知道是大脑在进行精密计算,还是仅仅只是卡住了。
比赛规则为机器人量身打造,除了进球次数,还要算人工拖下场的次数。所以这一回最忙的不是担架,因为就没有担架。
我们围观的是北航致远队对决北邮/中矿大联队,他们用的都是宇树机器人,据解说介绍8支队伍都选择了宇树。
机器人拳击的规则是简单打击算1分,飞腿这种重打击记3分,把对方击倒地10秒没能自主站立起来记10分。一共三回合,三回合积分持平则加时。
后面它也被粉方选手击倒在地,本来以为它这一回合就要输了,结果在数到9的时候,它突然一个机灵压哨站了起来,戏剧效果拉满。
最后这局比赛以75:87比分结束。解说分析,黑方是以重腿攻击为主,粉方是近距离打点得分,双方策略不同,黑方在后段比赛中得分优势更明显。
最好笑的是,最后赢家还来了套丝滑的嘲讽小连招,拍屁股+倒地,“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就在大家都用宇树机器人比赛的同时,宇树自己默默拿了个第一:以7分10秒的成绩取得1500米田径决赛第1组第一名。
另外,今天只是比赛第一天,一共有3天赛程。比赛的项目还有武术、篮球、舞蹈以及工业场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