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NINE GAME)体育·官方网站-感受九游魅力

九游体育 - 智能体育科技12年领军者 | 2000+机构信赖的体育机器人解决方案

图片名

全国订购热线:
15102956922  

主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活动公告 公司新闻 健身指南 器材保养 常见问题

机智谈|熊友军:具身天工从能跑到好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对机器人产业推动很大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7 19:50:54 次浏览

     当巴比伦的计时壶在晨曦中滴落第一颗水珠,当指南车的木轮碾过中原大地的尘埃,当张衡的候风地

  

机智谈|熊友军:具身天工从能跑到好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对机器人产业推动很大(图1)

  当巴比伦的计时壶在晨曦中滴落第一颗水珠,当指南车的木轮碾过中原大地的尘埃,当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在朝堂上第一次指向陇西——这些跃动的机械心脏,早已在青铜与木石的躯壳里,埋下了人类对 “造物致知” 与“自动”“智能”的渴望。

  如今,世界机器人大会与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聚光灯下,站在奇点前夜,钢铁与代码正在重写科技进化的叙事。当人形机器人在马拉松赛道和冰丝带扬起金属尘埃,当神经网络在硅基大脑里点燃百万个突触,这些钢铁造物已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者。它们带着算法的 “智慧” 与传感器的 “感知”,在碳基文明的土地上投下崭新的影子。

  潮水已至,星光在前。图灵测试的终点线外,还有具身智能的莽原等待开垦。新京报贝壳财经推出《机智谈》系列报道,愿做这趟星辰之旅的记录者,对话深耕机器人产业前沿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让我们一同见证,这场属于机械与智能的蝶变,如何书写下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代。

  没有遥控器、全自主导航、快速起步、稳定奔跑、精准冲线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三天赛事收官,在最后一日举办的100米决赛中,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人形”)的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摘金。

  在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赛项目中,北京人形派出的多支团队还斩获了三个亚军、一个季军的成绩。此外,在场景赛物料整理技能竞技中,天轶2.0机器人斩获1金1银,物料搬运比赛中则摘得1银1铜,酒店场景迎宾服务技能竞技摘得1银。三天赛事,北京人形团队共获得2金6银2铜的好成绩。

  在100米、400米和1500米比赛中,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是全场唯一的全自主导航技术完赛的机器人,这背后依托的是其视觉感知、运动规划与自主智能决策的能力。

  赛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具身天工Ultra能够自主奔跑,核心突破在于“大脑”的革命性升级,“不用遥控,靠自己导航和决策就能跑完整个比赛。”其表示,未来,机器人提速还需解决关节可靠性、稳定性与发热控制等问题。

  8月15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赛首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

  此次北京人形还参加了工厂场景和酒店场景的比赛,熊友军表示,北京人形的发展重心已从“最能跑”转向“最好用”,从考验下肢能力的跑步,转向需要眼、脑、手协同的实际作业,这是技术维度的重要切换。

  熊友军认为,体育赛事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绝佳的交流与展示平台,而机器人的未来更在于落地“3D”场景,目前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本体和“小脑”(运动控制)领域已具备强竞争力,随着技术持续突破,机器人走进生活、参与生产将加速实现。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1500米决赛中,具身天工Ultra作为全场唯一全自主导航完赛的机器人,获得了亚军的成绩,这个成绩你满意吗?

  熊友军:挺满意的,我们参加比赛更注重体验和交流,成绩是第二位的,能展示自身水平就够了。这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看到同行和整个产业都在快速进步。相比之前的马拉松,这次参赛的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在运动能力、速度、稳定性、可靠性上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智能程度,这次机器人奔跑全程依靠视觉感知、运动规划和智能决策完成,是全场唯一全自主导航完成比赛的机器人,这意味着机器人“大脑”技术革命性的进步。

  我们对机器人的“大脑”做了大幅的优化,前段时间我们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了具身世界模型体系、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跨本体VLA模型XR-1等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将助力机器人“大脑”进化,是重要的技术节点。

  所以我们的机器人在1500米比赛中可以全程保持稳定速度奔跑,仅在转弯时可能需要实时决策。机器人装有摄像头,可以感知赛道白线,自主规划在赛道内偏左的位置奔跑,不会像遥控机器人那样出现偏差。

  在1500米决赛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天骄团队的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获得亚军。主办方供图。

  新京报贝壳财经:宇树机器人此次在1500米比赛中夺得冠军,其比赛中的技术或步态对具身天工有何启示?

  熊友军:步态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尤其在商用或家居环境中,需要优美的步态。本次比赛很多公司都升级了步态,这很好,对具身天工也有启发,未来我们会对步态做更好的训练和升级。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100 米、400 米、1500米等项目中,你们对机器人的续航、爆发力有哪些不同的技术布局?

  熊友军:1500米对机器人的续航来说没有问题,经过马拉松的考验,1500米对机器人可靠性、稳定性的要求对具身天工来说是“降维”,因此我们更注重机器人的自主智能程度。参加完马拉松之后,我们公司的策略就从“最能跑”向“最好用”去发展了,希望让机器人真正走进生活、能干活。跑步考验下肢能力,干活则需要眼、脑、手等协调,这是不同的技术维度。

  此次田径比赛,机器人的升级主要在“大脑”,即我们的“慧思开物”平台,比如软件算法、控制层面,最明显的变化是全自主不用遥控。各个田径比赛之间的运动控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是配速不同,100米可能配速更高。

  熊友军:关键卡点在于机器人关节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发热控制。从运动控制的原理来看,可以通过调整步幅和步频提升速度,但步频提升会对关节的电流、扭力、速度提出更高要求,当步频增加的时候,电流和输出功率可能会随之翻倍增加,导致机器人关节严重发热,这是产业未来需要攻克的方向。

  新京报贝壳财经:100米障碍赛中,路面有砾石路、崎岖路,还有绕桩、连续斜坡等,这对人形机器人来说有哪些考验?

  熊友军:主要考验机器人的平衡运动控制算法能力,也就是机器人“小脑”的环境泛化能力。机器人需要适应各种环境,这对算法的要求很高,我们需要在虚拟仿真空间里面去训练机器人,以让它适应多种环境。

  新京报贝壳财经:从半程马拉松到现在的运动会,体育赛事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熊友军:我觉得意义是非常大的。首先运动会吸引了很多观众参与进来,对普通大众来说是一次科普;其次,运动会也是一个宣传平台,能让大家了解各个机器人企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科技进步趋势;第三,提供了对接的机会,企业可以展示产品、对接资源,甚至找到一些客户和投资者,对整个机器人产业推动作用还是很大的。

  九游体育用户评价

  新京报贝壳财经:天轶2.0机器人为什么要参加工厂场景的物料搬运和物料整理竞技?

  熊友军:主要因为这些场景在实际中落地应用更快,而且有更多需求。物料搬运和物料整理来自企业一线生产的真实需求,所以参赛很有价值。在这两个比赛中,我们的机器人采用的是轮式底盘,主要出于落地、成本和稳定性考虑,因为如果落地应用的话,轮式机器人更便宜而且稳定性更好,应用方也会考虑投入产出比。

  熊友军:像工厂这种对一线生产时间有要求的场景,它对技术的综合要求是非常高的。机器人首先需要具备操作能力,即用眼、脑、手等协调完成任务;其次是移动能力,比如从A点到B点的搬运,需要做好路径规划和导航,这涉及空间智能这类前沿领域;再次是涉及对物理世界的理解,比如搬运不同重量的箱子时,重心应该怎么变化以保持平衡,放置策略又是怎么样的,这些都需要机器人去思考。

  除此之外,机器人还要进行复杂的任务规划执行,比如先要进行环境感知,然后进行任务规划,还要进行决策。所以我们推出的“具身世界模型体系”,可以让机器人去做决策、反思、思考和学习。

  九游体育用户评价

  新京报贝壳财经:未来机器人要适应更多场景、提升适应能力,有哪些发展方向?

  熊友军:机器人优先落地的是工业场景,尤其是特种工业,即危险(dangerous)、肮脏(dirty)、枯燥且人类不愿干的简单重复工作(dull)的“3D”场景,这里面有大量的需求。中国制造业体量大,即使只有20%的场景需要机器人,需求也足够多。

  熊友军:作为国家级创新中心,我们需要做的是进行技术探索,并开源开放给行业,如解决搬运、分拣等工作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新京报贝壳财经:北京人形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和标准化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熊友军:首先我们提供开源开放的标准平台,包括通用机器人平台“具身天工”和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两者结合形成了我们全栈的机器人技术方案,我们将两个平台开放给行业,让大家避免去底层内卷。其次,我们还牵头制定标准,通过牵头多项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起草,规范机器人安全、法律法规等问题,保障上市机器人的安全可控。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中试验证平台,对机器人的生产工艺等进行验证测试,帮助创业公司打通从实验室到量产的环节。

  新京报贝壳财经: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何差距?

  熊友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中美处于领先竞争地位。中国在机器人本体、“小脑”方面有强竞争优势,与全球最先进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部分领域领先,如本体制造供应链。在“小脑”(运动控制)方面,国内已能达到国际水平;“大脑”(具身智能大模型)方面,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差距不大。北京人形需要集中精力做好研发和产业化落地,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保持优势。

图片名 客服